众所周知,所谓的中规车(4S店销售)配置低价格虚高。但大家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4S店坑钱的地方其实还远不止于车的本身。众多贷款买车的消费
者被要求交高昂服务费、强制购买车险,否则“免谈”。保养时夸大车损引诱消费者换件,提车需另交PDI检测费等……汽车4S店在带给消费者便利的同时,也
让不少人不得不面对种种“车轮上的烦恼”。今天虽不是“315”但我们还是要盘点一下隐匿在4S店中的“潜规则”,可能不太全面,但也已经涉及了售前—售
中—售后的各个环节。望车友们引以为鉴!
猫腻之一:外购配件,以次充好
在
某些汽配城,不乏一些品牌
4S店的“影子”。以副厂配件冒充正厂配件,是许多4S店最常用的招数,但对于您们车主来说,根本就识别不出来。例如一般汽车的空气滤清器、机油滤芯等,
在零配件市场仅需10至30元,但在4S店,敢要好几十甚至上百元。你问他原因,他会告诉你是正厂配件,价格高。但其实就是在汽配城买的。
4S店外购配件,已不是秘密。对于这些配件销售商来说,才不会去管你是不是4S店的,只要你能来我这儿买,我就卖。你买的多,我还能给你更低的价格。
厂家发给4S店的配件,一般是定价的五折至七折,也就是说,一百元的配件,进价一般是50元至70元。但如果你在外面买的话,可能十几元就能搞定,利润可以说相当可观。
猫腻之二:真假难辨的机油
汽车保养,最主要的就是要更换机油,这里面的猫腻自然更多。我想有相当多的朋友们恐怕连“矿物油、合成油”都分不清吧?更别说鉴别品质了。
在4S店保养,一般情况下人家都不会让你进入工作区,而且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都会告诉你机油分好几个级别,便宜的百十来元,贵的得好几百元。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差不多的,但你怎么就知道他加的那个机油就是你要的呢?
在 部分4S店里存在的最多的问题一个是以次充好,一个是加不够量,剩下的他又卖了。往往是顾客要300元的机油,他加100元的,“反正你又不在跟前,而且 你也试不出来”。第二个问题则是,一般情况下,一桶机油加完后,多少都会有些剩余。在4S店里,有些员工会故意不加满,把剩下的都攒起来,等你再去换机 油,正好赶上他也攒够了,他就会把攒下的那些给你加到车里,而把那桶整的没有开封的,拿到外面去卖。大家你别以为这是小事,那些混合起来的机油,因为成份 什么的都不一样,很可能会对车造成损害。
一 般1.6L的车型每次保养机油用量大概在3L,而1.8L和2.0L车型机油用量在4L左右,而厂家提供的原厂机油一般是4L装和1L装两种,在小排量车 型保养后可以剩余1L左右机油,而大排量车型也能剩余0.5L左右的机油。按照一个维修工一个月保养几百辆车计算,那么这个维修工就可以积攒大约二三百桶 机油。“这是个什么概念?一桶油别多了,按几十块钱算,是多少钱?细算肯定吓你一跳!
但这仅仅只是一部分。有时候,有些车主为了爱护车辆,会自己带一些高级机油过来,我们经常就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但在有些4S店实际操作的时候,因为车主看不见,他们还是会给他使用品质较低的机油,而那些高级机油同样也拿出去卖掉了。
猫腻之三:无法确认的维修项目
汽车的普通保养不过是换换机油、三滤。“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在‘三滤’上做文章,毕竟一个滤芯也就十几元,不值得。但在其他维修方面,就说不清了。”
一 般车跑到两万公里左右,都需要清洗一下喷油嘴和节气门。“这两项维修保养一般4S店的报价是:清洗喷油嘴300多元,清洗节气门100多元。”这下问题就 出来了,“他们不会让你去工作区,这两项到底有没有给你做?你根本不知道,因为你就试不出来,即使是老司机,也得开上一段时间才能有所感觉。”对于这两个 项目,在部分4S店就成了一个简单的“打钩项目”。“人家说给你做了就是做了,你根本就无法确认,包括其他许多的无关紧要的维修,都是这样。”
同样的道理。人家把车给你开进去了,发动机做没做清洗,你知道吗?而且换了机油之后,车子本身润滑效果就好了,就好开了。发动机有没有清洗你根本试不出来。”
猫腻之四:低配加装后的高配车
对于汽车来说,什么是高配?自动脚踏板、全景天窗、360环影、座椅按摩,还有你一堆看也看不懂、解释也解释不清的EBD、CBC所谓的术语……先别美,你以为开的真是高配车?
据一位维修车厂的老板反映,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包括高配车。”就像人一样,你给他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配饰,就是什么档次的人。所谓的高配车,有可能是低配加装车。别说4S店了,就是随便找个稍微好一点的修车店,你只要能提出要求来,基本上他们都能做到。
有 些4S店把低配车加装上一些东西,当高配车卖。“店里加的那些配置,主要是在汽配市场外购的。这里面的利润,你想都不敢想。比如DVD导航,外面市场最好 的也就2000元左右,但在4S店你加装一个,至少要你五六千元。你要是自己去外面加装,他会告诉你,外面的配件质量不好,保修无保障,不是原装的,出了 问题,可能影响厂家的保修。再比如真皮座椅,都是他们4S店里找人定做的,现在市场上做真皮座椅的特别多,一般也就五六百块。但车主在店里选择加装真皮的 话,最低也得2000多元。”
虽然你可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从整个链条来说:配件销售商赚了,4S店赚了,买车的人也高兴了……绝对“多赢”。但是,事实呢?呵呵。。。
猫腻之五:看不清的“大礼包”
在4S店购车,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砍价,而店方最为常用的一个挡箭牌就是“大礼包”。“千万别信什么所谓的“大礼包”,那就是一堆不值钱的东西。”无论普通品牌还是豪华品牌。
“大 礼包”其实是水分最多的地方。所谓的“大礼包”包括GPS导航、防爆膜、真皮座椅,甚至于地毯、香水等,其实这些东西原本售价也就没多少钱,“就像上文提 到所谓的GPS导航,市场价加一套,加上手工费也就500元左右。地毯和香水也就几十块钱。但他们经常会说成是价值三五千元,甚至上万元。形形色色的“大 礼包”其实只是4S店促销的噱头和筹码。傲卡提醒,购车一族应以实际售价为主,不能被这些华而不实的大礼包所蒙蔽。有时候,一个万元礼包远不如500元现 金优惠或者加油卡来得实惠。
猫腻之六:搭售商品,强制消费(加价)
中
等规模以上的4S店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些问题。一是强制搭售汽车装潢,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如果消费者拒绝,则会被告知无车可提或提车日期无限延后;二是
强制消费者在指定金融机构办理保险或按揭;三是利用手中紧俏车型资源和消费者急于提车心理,要求支付高于购车款的价格,享受‘插队’待遇。”事实上,这些
行为虽形式不同但均涉嫌违法违规。
建议:
魔 高一尺,道高一丈。汽车4S店虽然有着各种各样、令人防不胜防的猫腻,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不是没有应对之道。如果你想要少花钱、多办事,就得舍得下面 子,不怕当“老磨”,与4S店打交道时要处处用心,不能给他们可趁之机。另外,有一个利好消息既是工商总局将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的 备案,这意味着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公平,归根结底会更大程度上让利消费者!(部分内容参考于网络)
终---